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12人
周力平,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讲授《现代自然地理学实验方法》和《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
通过实验分析,研究海洋、土壤、湖泊中蕴藏的物质循环和环境变化的信息;发展年龄测定方法并应用于环境演变和古人类历史的研究。特色:研究中使用较多与化学、物理相关的分析方法。近期特别关注东北印度洋。
Email: lpzhou@pku.edu.cn
陆雅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讲授《土壤学与土壤地理》和《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
研究土壤和沉积物微生物学。近期主要研究水稻土、湿地和湖泊沉积物中不同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机理,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相互作用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采用分子生物学、稳定同位素标记和显微镜成像等研究技术和方法。
Email: luyh@pku.edu.cn
莫多闻,教授
讲授《地貌学野外教学实习》
主要研究地貌过程与沉积;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目前主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课题“公元前3500年-1500年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人地关系研究”。
Email: dmo@urban.pku.edu.cn
王红亚,教授
讲授《水文学与水资源》
主要研究方向1. 秦岭太白山全新世高山-亚高山环境演变及其与东亚季风动态的关系; 2. 贵州高原及我国西南其它地区的水土流失及石漠化; 3. 中国北方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的气候及环境变化; 4. 非洲Sahel东南部干旱-半干旱气候过渡带的气候及环境变化。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流失和环境变迁等。
Email: why@urban.pku.edu.cn
陈效逑,教授
讲授《自然地理学》
主要从事的研究包括(1)我国北方树木物候期时空格局的统计和机理模拟,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树木生长季节响应的时空格局估算;(2)我国北方草原牧草物候期、产草量与光合作用之间关系的野外观测、数值模拟与预测;(3)我国北方主要植被类型遥感生长季节时空格局的地面验证与最优模型的筛选。.
Email: cxq@pku.edu.cn
李有利,教授
讲授《地貌学》
主要研究构造地貌学,研究构造活动地区地貌过程与构造运动之间的定量关系。目前研究项目注重河流地貌对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地震活动断层活动历史与安全性评价。
Email: liyouli@pku.edu.cn
张家富,教授
主要研究(1)测量自然界中的沉积物如河流砂的堆积年代;(2)探讨山川河流的演化变迁;(3)探讨古人类生活地点的形成年代和环境。
Email: jfzhang@pku.edu.cn
赵淑清,百人计划研究员
讲授《全球变化与城市生态学》
主要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和城市生态方面的研究。近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别关注尺度效应和土地利用变化影响;2)城市化及其生态后果,包括城市扩张格局和过程、城市尺度、组织和代谢、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植被活动和物候;3)生态遥感,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4)城乡梯度观测和实验研究。
Email: sqzhao@urban.pku.edu.cn
彭书时,研究员
主要从事全球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过程模型以及大气与陆地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全球和中国甲烷收支平衡,陆地生态系统碳、氮、磷循环的相互作用和耦合过程,土地覆盖/利用变化和人为管理对生物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物理过程的影响机制。
Email: speng@pku.edu.cn
周丰,副教授
讲授《湖泊环境概论》
主要从事全球环境变化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浅水湖沼学等方面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湖泊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反馈,关注对象为我国和全球湖泊的水温、养分、藻类组分;2)氮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效应,重点研究活性氮损失规律及其气候、生态和健康效应;3)水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反馈,重点研究河流水文和有机质变化、横向输移过程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Email: zhouf@pku.edu.cn
赵昕奕,副教授
讲授《气象气候学》《自然地理实验方法(气象部分)》
主要研究大气科学相关问题,如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气候变化的人类活动归因,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特殊天气现象如台风、雾霾等的气候成因,以及评估和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Email: sh-zhao@urban.pku.edu.cn
李宜垠,副教授
讲授《生物地理学》
主要研究(1)现代生物格局的形成及演化历史;(2)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及历史(3)花粉-植被关系及花粉与人类健康
Email: lyy@urban.pku.edu.cn
|